我没想到非洲也有高铁而且还长这样

※发布时间:2023-10-15 23:00:25   ※发布作者:佚名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确实,如果您用某度搜索“非洲交通”、“非洲交通工具”等关键词,便有可能刷出上述图片,这也代表了许多网友对非洲的刻板印象。

  然鹅,非洲人民有着逆袭欧皇的决心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、同我国建交的第二个非洲国家——摩洛哥,于去年11月一跃加入高铁俱乐部,打破了非洲高铁0纪录。

  事实上,摩洛哥的轨道交通在非洲向来都是数一数二的。从市内有轨电车、城际铁再到如今的高铁,一应俱全。

  如果你到摩洛哥首都拉巴特,或其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,有轨电车会是体验最好的交通工具。它既不像公交车那样脏乱差挤,也不像出租车动辄半拉客或不打表。

  这些有轨电车,是阿尔斯通公司的Citadis,车厢数比较多,速度也与公交车不相上下。(注意这家公司的名字,接下来还会出现)

  如果看它遍布城市的线图——两座城市各有两条线,相互交错,且各有两条新线列入建设计划——不注意还真以为是轻轨地铁。

  图为卡萨布兰卡的有轨电车。车站是露天的,但这里有工作人员,还有自动售票机。刷卡过闸机,高峰期最多等两分钟就能盼来一班。图124©Jontsa73 / Youtube 图3©klein-access-design.com

  图为卡萨布兰卡有轨电车的超薄卡票。卡票虽然看起来非常廉价,像做名片用的卡纸。但实际上却跟地铁卡一样,能充值反复用。因此,计价模式也类似。左/p>

  卡萨布兰卡轨道交通线图,红色、分别为有轨电车1号线号线,蓝色为城市铁,©Casabus / Wiki

  两座城市的有轨电车都是近年修建的,但早在上世纪初,拉巴特就建有一套蒸汽或石油动力的市内轨道交通网络。

  而摩洛哥的铁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,在被殖民早期,便建有窄轨铁,后来又出现了标准轨,但那时的铁主要被主国用于运输来的资源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摩洛哥的列车多数是阿尔斯通公司的产品。列车有快车与慢车之分,车厢又有一等座二等座之别,一等座对号入座,二等座的号基本上是摆设,上了车可以随便坐。

  在摩洛哥,坐火车的人并不“多”,国内春运或者印度外挂模式基本上没有。所以,票也不会那么紧张。车票可以通过官网、窗口、售票机购买,除了不能用支付软件,其余与国内并无太大差别。

  正因为它的体验感还不错,多数摩洛哥人恐怕一度并未有“穷则思变”的紧迫感。他们完全想不到,祖国一脚踏入高铁俱乐部。

  此前,最引人注目的非洲列车,是南非的豪登捷运(Gaotrain),位于南非豪登省。在报道中,它一度被称为“高铁”,但实际上,它的时速只有80公里,连动车组都够不上,并且其总长也只有短短50公里……有着标准轨距的豪登捷运,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轻轨。

  2018年底,非洲首条高铁——卡萨布兰卡-丹吉尔高铁al Boraq号通车,其以伊斯兰中带穆圣从麦加夜行到耶撒冷的飞马坐骑命名。所以不妨译作圣飞马号。

  而这只是1500公里高铁计划的第一步,接下来将是马拉喀什-索维拉与拉巴特-梅克内斯。摩洛哥计划到2035年完成高铁网络建设,耗资大约1000亿迪拉姆(100亿美元)。

  早在2003年,高铁的可行性研究便已开展;2010年,摩洛哥国家铁局(ONCF)签署了融资协议与列车购买协议;在进一步跳票之后,项目于2011年9月29日开工。

  进度跳票,倒不是因为摩洛哥人太懒,而是因为困难,摩洛哥又比较重视物权,不会强征强拆——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,尤其还是在一个非洲阿拉伯国家。

  在投建前的竞标阶段,大家就纷纷猜测,谁会中标。最后摩洛哥还是选择老大哥法国的TGV。是摩洛哥奴性难改?不是。

  在20多亿美元的投资中,法国与摩洛哥占了很大的份额,油壕沙特、科威特、阿联酋也解(sa)囊(bi)。

  摩洛哥人则“有力出力”,因为当地的劳动力低廉,所以高铁的成本也被大大削减。(虽然劳动力廉价,但摩洛哥的劳工保障参考原主国法国,没有996加班的习惯,很多时候是中方人员发扬奉献顶上。)

  在不同的段,它的时速有所浮动。丹吉尔到盖尼特拉段为新建铁,最高时速320公里;盖尼特拉到卡萨布兰卡段由旧铁升级而成,类似于国内的D字头,时速160公里,后期将升级到220公里;而测试中“圣飞马”最高时速357公里。所以,它是名副其实的高铁,速度是豪登捷运的2-4倍,无悬念非洲所有对手。

  每套列车包括2节动力车厢、8节乘用车厢(含2节头等车厢、5节二等车厢、1节餐车厢),载客量约为533人。

  跟普通列车一样,一等对号入座,二等看心情碰运气。车厢之间,还设有2个座位和2个电源插座,供给乘客打电话时使用,避免噪音影响到其他人,非常贴心。